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耳疗法
针刺穴位
迷走神经
偏头痛
无先兆
磁共振成像
比率低频振幅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迷走神经持续电刺激对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脑功能区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将招募的MWoA患者(27例)分为A组(15例)与B组(12例),A组先接受持续8 min耳穴迷走神经刺激,1周后接受非迷走神经持续刺激;B组先接受持续8 min非迷走神经刺激,1周后接受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应用Siemens 3.0 T MRI采集刺激态的全脑功能图像,通过DPABI 3.0及SPM 12软件对比分析非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时患者的比率低频振幅(fALFF)差异.结果:与非迷走神经刺激相比,耳穴迷走神经持续刺激时MWoA患者双侧孤束核、右侧后扣带回、左侧小脑及双侧丘脑的fALFF值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耳甲穴迷走神经持续刺激可对脑默认网络和疼痛矩阵产生影响,为揭示针刺耳穴治疗偏头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7234);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182047)
基金编号:
A201723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骆文婷,张岳,张颖,等.耳甲穴迷走神经持续刺激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比率低频振幅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05):4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