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510120,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大德路总院
脑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大德路总院
脑病科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广东省中医院
[4]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
大德路总院
药学部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转归
病理生理
摘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尽管药物和血管内治疗不断进步,SAH患者功能预后的改善仍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现研究已表明SAH脑血管痉挛,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与脑水肿,细胞凋亡、焦亡与坏死,细胞自噬,皮质传播抑制和微血栓形成等病理变化过程是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潜在机制.本文就SAH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SAH临床预防、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
2016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0161097)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02000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高水平大学建设(A1-AFD018171Z11096)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YN2015BZ05)
基金编号:
2016109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510120,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510120,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昌林,倪小佳,林浩,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06):61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