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rectional Drug 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广东珠海519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A组(30例)及治疗B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后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日开始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程均至术后1周.监测患者凝血四项及D-II聚体,下肢静脉彩超及双侧下肢周径的改变情况.结果:3组患者比较术前1dD-II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A组和B组D-II聚体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A组和B组的FIB在术前1d及术后1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PT)及凝血酶时间(TT)各阶段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1d下肢静脉血流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1d患肢髌骨上缘10cm肿胀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患肢髌骨上缘10cm肿胀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肢体消肿,减少下肢静脉血流减慢的发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广东珠海519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