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CiteSpace应用对Web of Science近5年针灸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Metrology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lated literature of Web of Science in the past 5 years by CiteSpace applica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
出处:
ISSN:

关键词: 针灸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Web of Science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有关针灸的文献进行计量、共现、共被引及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近5年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2012年-2016年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CiteSpace进行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共现分析,被引作者、文献、期刊共被引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共获得4 371篇,年均发文量接近900篇.高产作者主要为中国人,注重合作交流,以梁繁荣最突出.Macpherson H,韩济生,White P等分别开展针灸IPD Meta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作用机制和针灸师效应,是针灸领域的代表人物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高产国家/机构主要来自中国、美国和韩国的大学和研究所,欧洲国家注重共同合作.期刊主要来源是补充与替代医学等综合性期刊,EVID-BASEDCOMPL ALT是收录最多的期刊,J ALTERN COMPLEM MED文献可反映研究基础.基础集中在针灸IPD Meta分析,基于神经、受体的镇痛机制,安慰效应,头痛治疗和基于fMRI脑网络机制研究.热点关键词为随机对照试验、针灸、电针、疼痛、双盲、生活质量、乳腺癌和刺激,可形成8个聚类群.预测发展趋势是方案设计改善,临床疗效、安全性验证和综合评价,起效机制多途径的探讨,国际化标准化针灸应用指南推广.结论:应用CiteSpace进行针灸文献计量,初步直观地展示其发展仍较热门但影响力不足,揭示可合作的作者和机构,提供可参考的选题内容和发展方向,结果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