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广东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针灸科
大德路总院推拿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旋转手法
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荡振幅(ALFF)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中枢机制
摘要: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使用旋转手法治疗.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磁共振数据,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双侧枕上回、左侧枕中回、双侧楔叶、左侧踞状回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治疗前的VAS评分与每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第3次治疗前与第2次治疗后以及第4次治疗前与第3次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明显,可能通过激活部分脑区实现.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014108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406),广东省科技厅课题(2014A02022104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赖淑华,范志勇,赵家友,等.旋转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17,49(0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