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三芪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三芪组、氯沙坦组、中西结合组,每组各20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三芪组给予三芪颗粒治疗,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中西结合组给予三芪颗粒和氯沙坦钾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各组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2周及24周后,3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的改善作用优于氯沙坦组(P<0.05).(2)治疗24周后,氯沙坦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2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SCr、eGFR等肾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三芪组eGFR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的肾功能损害有加重趋势;组间比较,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在改善SCr、eGFR等肾功能指标方面优于氯沙坦组(P<0.05).(4)治疗24周后,氯沙坦组、三芪组、中西结合组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90.00%、84.21%,西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5.00%、63.16%.组间比较,三芪组和中西结合组的中医疗效优于氯沙坦组(P<0.05),而3组的西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期间,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三芪颗粒对慢性肾炎在改善证候积分、保护肾功能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三芪颗粒未见明显降尿蛋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