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放射性口干症动物模型建立及颌下腺放射性组织损伤的生物学效应

Modeling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放疗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放射性口干症 动物模型 颌下腺 直线加速器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
背景:目前对于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机制还未明确,治疗和防护措施也处于探索阶段.目的:建立放射性口干症大鼠模型,并观察18 Gy电子线照射后大鼠颌下腺组织损伤情况及唾液成分变化.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将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假照射组只麻醉不照射,照射组麻醉后使用直线加速器一次性照射18 Gy.将大鼠颌下腺部位暴露于照射区,制备放射性口干症模型.记录造模后21 d内饮水量;分1,3,7,14,21,28,35,42 d 8个时间点收集唾液、摘取颌下腺腺体,测量唾液量、颌下腺指数,对颌下腺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放射后1-21 d照射组大鼠每天平均饮水量为(6.42±1.91)mL,假照射组为(4.82±1.20)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放射后42 d内照射组唾液量均少于假照射组,其中照射组大鼠照射后第7天唾液量降至最低;7,21,28,42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1 d及21-42 d,照射组颌下腺指数均小于假照射组(P<0.05);④苏木精-伊红病理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颌下腺炎性浸润、腺体萎缩、核固缩等损伤情况呈渐进性加重,放射后42 d损伤最为严重;⑤综上,Wistar大鼠接受直线加速器电子线18 Gy照射后,放射性口干症模型成功建立,直观表现为饮水量增加,唾液量减少,病理切片显示颌下腺病理损伤程度在42 d内随时间的增加呈进行性加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