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大德路总院
大学城医院
珠海院区
芳村医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广东省中医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7
[3]湖南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怀化市,418000
[4]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冠心病
血瘀证
遗传
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
背景:课题组前期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发现其相关的差异基因与炎症、斑块形成及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br> 目的:对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br> 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基因芯片技术确定的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软件结合GO数据库搜索进行注释和富集度分析;KEGG、BIOCARTA、BBIOD数据库进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VISANT、DIP数据库检索蛋白质相互作用。<br> 结果与结论:差异蛋白基因主要参与43种生物学过程、3种细胞组分、6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10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发现节点189个,路径映射5个,节点的功能种类包括29类。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遗传差异基因的功能、通路以及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趋化、细胞增殖等方面;冠心病血瘀证在多位点、多环节、多种生物学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复杂病理反应,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对中医证候的机制作出预测,结合进一步分子生物学验证是一条很好的中医药现代化途径。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10259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80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2GXNSFAA05311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PT1219);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218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郑景辉,袁肇凯,张敏州,等.差异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在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验证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1):8337-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