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AMPK及ACC蛋白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Eletroacupuncture on Expressions of AMPK and ACC in Liver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Ra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3]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电针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AMPK ACC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对照组,余制造胰岛素抵抗模型,选取24只大鼠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模型组(8只)、西药组(8只)和电针组(8只).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西药组按大鼠质量以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禁食12 h,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FFA含量.蛋白印迹法分析肝脏AMPK、ACC的蛋白表达.结果: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FF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FF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AC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电针组大鼠肝脏AM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C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而发挥防治IR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联素介导AMPK-ACC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基金:

基金编号: 81303042,81273845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