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半夏泻心汤治疗温补药物过度导致脾胃不和医案2则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脾胃不和 医案

摘要:
半夏泻心汤来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方之意在于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脾胃,少阳邪热乘虚内陷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邪客于中焦,心下出现痞满而不痛的证候.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 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1].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效: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主治: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本方主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伤中而形成的痞证.少阳证误用攻下,伤其中气,少阳之邪内犯肠胃,导致寒热互结,阻于心下,遂成心下痞硬之证.中气受损,升降失常,故上则呕逆不止,下则肠鸣下利.因此治疗宜辛开苦降,消痞补中,调和寒热.方中半夏入胃为主,辛开散结,苦降止呕,以除痞满呕逆之证;辅以干姜辛温去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佐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使以甘草补脾胃而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寒热并用,辛苦并进,补泻同施,泻心消痞,补中扶正,调和寒热[2].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