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301例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Reports on 301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Antibiotic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510105 [2]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佛山,528244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51026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发生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1例抗菌药物致ADR/ADE报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途径、联合用药、ADR/ADE发生时间、涉及抗菌药物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ADR/ADE涉及药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1例抗菌药物致ADR/ADE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60岁患者数最多(122例,占40.5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最多(139例,占46.18%);静脉滴注仍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方式; 联合用药引发的ADR/ADE较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ADE例次数排序居首位,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引发ADR/ADE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ADR/ADE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301例ADR/ADE报告中,严重的ADR/ADE共24例(占7.97%),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严重的ADR/ADE最多.结论:ADR/ADE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应强医、药、患合作,同时积极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基金:

基金编号: 2016A30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5101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