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SD大鼠模型的制备及指标判定

Establishment of Sprague Dawley Rat Model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Index Determin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2]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阳虚型 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聚集率

摘要:
目的:建立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实验模型,为研究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阳虚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其中阳虚质模型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运用4号手术丝线将 SD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制作成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正常喂养1周后,每日同一时间段将大鼠置于-2℃~-4℃冰柜中2 h,持续4周,完成阳虚型心力衰竭的造模。假手术组 SD大鼠经开腹后将手术丝线穿过腹主动脉,除不缩窄腹主动脉以外,其他操作与阳虚模型组完全相同。4周后观察大鼠的行为特征、体温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对大鼠的心肌组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大鼠陆续出现体温下降、皮毛竖立、蜷缩扎堆、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足背水肿和尾凉暗淡等现象。同时经过统计发现,造模后的阳虚模型大鼠体温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显著升高(P<0.01),心肌出现线粒体空化,嵴断裂溶解消失,肌质纤维疏松,以上均证实阳虚型心力衰竭造模成功。结论本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临床心力衰竭阳虚型的症状特点,生物学特征及客观检测指标经过多次重复实验,结果一致,故该模型是建立大鼠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