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Rich Platelet Plasma Prepar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比浊法 血小板聚集 腺苷二磷酸(ADP)

摘要:
目的 在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过程中,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会下降,但PRP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后,其聚集活性会逐步得到恢复,通过比较PRP制备后不同时间段检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e rate,MAR),确定PRP制备后检测的最适时间.方法 随机收集40例临床标本,分成5组,分别在PRP制备后即时(15 min),30 min,1,2,3 h等5个不同时间点检测其MAR,并对不同时间点检测的MAR进行方差分析,以检出最大MAR的时间点作为检测的最佳时间.结果 PRP制备后即时(15 min),30 min,1,2,3 h检测的MAR分别为(33.49±18.60)%,(41.08±23.45)%,(41.13±23.60)%,(38.80±22.24)%和(35.10±19.64)%,其中30 min及1 h检测的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时,2 h,3 h组检测的MAR均较低,同30 min和1 h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宜在PRP分离后30 min~1 h内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基金:

基金编号: 2012B031800198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