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方法学重点研究室,广东 广州 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国家培训中心,广东 广州 510405
[4]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归脾汤
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归脾汤与抗抑郁药比较的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归脾汤治疗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受试者8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归脾汤联合抗抑郁药物较单独使用抗抑郁药能显著降低HAMD评分(MD=-4.63,95%CI[-5.95,-3.32];P<0.001),归脾汤降低 HAMD 评分与抗抑郁药相当(MD=-0.30,95%CI[-4.22,3.62];P=0.88);归脾汤总有效率与抗抑郁药相当(RR=1.09,95%CI[0.82,1.44];P=0.54),归脾汤联合抗抑郁药物较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总有效率明显升高(RR=1.26,95%CI[1.14,1.38];P<0.001)。纳入研究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Meta 分析显示归脾汤(RR=0.48,95%CI[0.40,0.58];P<0.001)及归脾汤联合抗抑郁药(RR=0.51,95%CI[0.30,0.85];P=0.01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结论归脾汤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且相对安全。但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田景平,温泽淮,郭新峰,等.归脾汤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0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