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术中急性大失血的容量复苏与循环维持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大量失血 容量复苏 循环 凝血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急性大失血患者的容量复苏与循环药物维持策略.方法 对26例术中急性大失血患者监测各项指标;以乳酸钠林格液、明胶为主紧急扩容,必要时以心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合理选用血制品,避免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结果 所有病例均抢救成功,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在失血发生时,心率明显增快,直至术毕时仍高于术前(P<0.05);中心静脉压在失血早期(30 min时)低于术前(P<0.05).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改变(P>0.05).患者动脉血pH值、碱剩余、HCO3-、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降低,在复苏后有所回升,但直到术毕时仍低于术前(P<0.05);K+浓度在pH降低时升高(P<0.05),经积极容量复苏、纠酸、必要时利尿后于术毕前恢复正常值范围.所有病例在失血、容量复苏后凝血功能均明显下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增加(P<0.05),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下降(P<0.05).经积极输注血制品(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后有所好转,但仍未能恢复至术前(P<0.05);有8例患者在术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所测值> 180 s.结论 快速准确的判断,完善的监测,积极进行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及应用药物维持循环,合理选择血制品,避免出现稀释性凝血障碍,同时注意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是大量失血救治成功的关键.

基金:

基金编号: BBF2013-001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