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风阴阳类证辨证及其方证疗效体系”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

‘Strok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Syndrome Treatment System' to Treat Symptomat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Term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阴类证 阳类证

摘要:
目的:探讨“中风阴阳类证辨证及其方证疗效体系”对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采用“中风阴阳类证辨证及其方证疗效体系”结合内科治疗的46例(观察组)及仅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35例(对照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记录两组随访期内再中风及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应用改良兰金评分量表mRS(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标准系统评价患者功能.结果:随访时间内观察组再中风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2.86% (P <0.05);观察组死亡率4.35%,对照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血管收缩期峰值(peak value of systole,Vs),治疗后观察组Vs病/Vs健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Vs病/Vs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阴阳类证辨证及其方证疗效体系”联合内科治疗可有效降低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再中风率,改善脑血流速度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基金:

基金编号: 2011B032200013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