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负载浓度梯度NGF的周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ADIEN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MMOBILIZED CONDUITS PROMOTING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RA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神经组织工程 神经导管 NGF 周围神经缺损 大鼠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浓度梯度方式负载NGF的周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用聚己内酯-丙交酯嵌段共聚物制备周围神经导管.取10 μg NGF溶解于1 mL 3%丝蛋白溶液中,采用直接浸泡或用微量注射泵按3.2 μL/min注入方式,分别制备均匀负载及浓度梯度负载NGF的周围神经导管.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种导管12周NGF累积释放量.取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体重220~250 g,制备右侧坐骨神经14mm缺损模型.根据修复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n=6):A、B、C、D组分别采用单纯周围神经导管、均匀负载NGF的周围神经导管、浓度梯度负载NGF的周围神经导管、自体神经修复缺损.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神经再生情况. 结果 浓度梯度负载及均匀负载NGF的周围神经导管12周内NGF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4.2±1.4)、(13.7±1.3)ng/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4,P=0.570).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4d出现足底部溃疡,12周时基本愈合;其中C、D组大鼠愈合情况优于A、B组.术后12周,A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显著低于B、C、D组,B组显著低于C、D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示,C组轴突密度显著高于A、B、D组(P<0.05);D组轴突总数、轴突直径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P<0.05);C、D组髓鞘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A、B组(P<0.05). 结论 负载浓度梯度NGF的周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与自体神经修复接近,可促进坐骨神经再生、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