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in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7例超声BI-RADS?分类3或4类的乳腺小肿块(直径小于等于10 mm)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及其周边在超声造影全程中的强化范围、强化类型、强化方式,并应用时间一强度曲线(TIC)分析TIC曲线类型、肿块增强模式、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分析上述结果在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以及峰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2.592、-2.127,P=0.021、0.010、0.033);强度差值及上升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2、-3.388,P=0.001、0.001)。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TIC曲线类型、强化方式、强化类型以及强化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BI-RADS?分类3或4类且病灶直径小于等于10 m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在TIC曲线上差异主要表现在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以及峰值时间等方面。更多乳腺增生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无明显强化,97.8%的无强化病例为乳腺良性病变。有强化的乳腺结节中,乳腺恶性病变更多的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和快进慢出型,其中以快进慢出型多见;而良性病变更多表现为慢进慢出型。乳腺恶性结节较多表现为强化范围大于二维范围。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