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伤寒论》三阴病篇对肿瘤治疗的启发
15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潘宗奇[1]
*
;
蔡陈浩[2]
;
邓宏[1]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新中医.2012,44(08):198-199.
DOI:
10.13457/j.cnki.jncm.2012.08.068
ISSN:
0256-7415
关键词:
肿瘤
三阴病
《伤寒论》
辨证论治
摘要:
《伤寒论》其开创了辨证论治先河,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即三阳病症(太阳、阳明、少阳)和三阴病症(太阴、少阴、厥阴),内涵丰富,体系完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理有法.六经辨证在后世医家看来,是仲景辨外感病的方法,但临床实践中,各科疾病均常出现病机病证与六经病相符的情况,根据"有是证用是方"和"异病同治"原则,《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可以内通于六经(脏腑经络气化),外应于六气,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故有"六经钤百病"之说.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潘宗奇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潘宗奇,蔡陈浩,邓宏.《伤寒论》三阴病篇对肿瘤治疗的启发[J].新中医.2012,44(08):198-199.
相关文献
[1]《伤寒论》恶寒证辨治浅析
[2]《伤寒论》咳喘证治辨析
[3]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4]从《伤寒论》浅析张仲景对咽痛的论治
[5]伤寒与温病下法的区别
[6]成无己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7]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看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
[8]《伤寒论》哕病六经辨证探析及脐针治疗探讨
[9]晚期肿瘤的辨证论治
[10]小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