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针灸科
大德路总院针灸科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广州中医药大学
[4]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针灸
抑郁症
患者报告结局
SCL-90量表
临床试验
摘要:
目的:基于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评价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疏肝调神组取四关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进行常规针刺,在四花穴(膈俞、胆俞)艾炷直接灸,最后埋皮内针于心俞、肝俞;穴位浅剌组取穴同疏肝调神组,只是针刺深度较疏肝调神组浅,艾灸时间短于疏肝调神组;非穴位浅刺组取穴为疏肝调神组所取穴位旁开10mm处,操作方法同穴位浅刺组.3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评价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应及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对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8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抑郁、焦虑、敌对3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抑郁症患者SCL-90量表评分,运用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可准确地评价临床疗效.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48)%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项目(200944251100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04846)%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08B030301206)
基金编号:
81173348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樊凌,符文彬,许能贵,等.针灸对抑郁症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05):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