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of TCM syndromes and its histological grading and staging scoring in patients with pre-clinical compensatory liver cirrh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 广东珠海,519015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证候 大体形态 组织病理

摘要:
目的:探究按临床诊断标准尚不够条件但根据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以充实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理论.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5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直视下观察)、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①肝脏大体形态改变在各证候要素中具体分布为:瘀(76.0%)>郁(72.0%)>脾虚(60.0%)>湿(48.0%)>热(36.0%)>阴虚(4.0%)>阳虚(0%)=其他证候要素(0%)=无证可辨(0%);②肝脏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多分布在G1、G2,瘀以G1、G2为主(G1占52.6%,G2占31.6%),郁以G1为主(占61.1%);③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主要为S4,部分未达到S4(即组织学诊断尚不能确立肝硬化);在证候要素瘀中S4占78.9%,在证候要素郁中S4占72.2%;④此期患者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80.0%为小结节.结论:本研究中,①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瘀、郁为主,G1、G2为其主要的肝脏炎症程度分级评分,S4为其主要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评分,亦见部分未达到S4,小结节为其主要大体形态改变;②此组患者肝组织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28.0%).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 广东珠海,51901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