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狭窄与侧支循环特点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alysis of 362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五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动脉狭窄的病变特点及侧支循环的模式,探讨脑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时侧支循环代偿建立的情况与患者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DS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病变的特点及侧支循环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334例共存在716处脑动脉狭窄病变;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43例(42.81%),单纯颅外动脉狭窄84例(25.15%),颅内、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107例(32.04%);单纯前循环病变173例(51.80%),单纯后循环病变58例(17.37%),前、后循环联合病变103例(30.84%).300处颅外动脉狭窄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85处(61.67%),椎动脉颅外段狭窄96处(32.00%);416处颅内动脉狭窄中,大脑中动脉狭窄171处(41.11%).脑动脉闭塞且有侧支循环的患者与无侧支循环的患者间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51040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