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0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缺血中风
中医证候
分布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中风发病30d内1d~3d、4d~10d及11d~30d 3个时段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方法:4077例缺血中风病例来自全国23家医院,使用"中风病证候调查表"采集所有患者发病后1d~3d、4d~10d、11d~30d 3个时点的中医症状,根据八五攻关"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赋予相应症状分数,每个证候成立标准为分数≥7分,分析缺血中风风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在不同时点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中风六大证候的分布为:风证、痰证及血瘀证在3个时点分布的比率分别为79.4%、77.2%、75.5%;2.8%、62.5%、52.8%及81.0%、80.2%、77.3%,火热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3个时点的比率分别为30.9%、29.5%、24.9%;85.1%、83.7%、78.5%及23.90%、22.50%、21.60%,除阴虚阳亢证在3个时点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种中风证候要素在3个时点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缺血中风中医证候分布为多种证候组合,发病1d~3d期间以3证组合为主,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出现最多;4d~10d、11d~30d均以2证组合为主,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出现最多,其次为痰证与气虚证组合.结论:缺血中风中医证候的组合较复杂,表现为单一证候要素的较少,多表现为多种中医证候要素组合出现,风证、痰证、血瘀证及气虚证是缺血中风主要的证候要素,证候组合中,以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及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多见.
基金:
国家科技"十五"攻关项目(2004BA721A02,2001BA701A12b)%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4A02)%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B3301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301402)
基金编号:
2004BA721A02,2001BA701A12b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燕,赵敏,蔡业峰,等.4077例缺血中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07):75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