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医脾脏病理生理状态下唾液的代谢组研究

Metabonomics Research of Saliva in the Physiopathological State of Chinese Medicine Spleen Based on NMR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 [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内二科,广东,广州,510105 [3]广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8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脾气虚证 湿热蕴脾证 唾液 代谢组学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脾脏病理生理状态下唾液的代谢组变化.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等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患者为实验组(即"脾病"组),以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即"脾未病"组).采用标准化方法收集全唾液,应用核磁共振仪(NMR)测定唾液中的代谢物组.结果:脾脏在病理生理状态下唾液中1H NMR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唾液1H NMR谱的主成分积分值集中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95%置信区内)的3个区域,脾气虚证组、湿热蕴脾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交叉和重叠.进一步对1H NMR谱变化值影响较大的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唾液中主要是葡萄糖(3.82 ppm)、N-乙酰糖蛋白(2.02ppm)、比咯氨酸(2.06 ppm)、乙醇(1.18 ppm)、山梨醇(3.66 ppm)、羟脯氨酸(2.34 ppm)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湿热蕴脾组唾液中主要是乙酸(1.9 ppm),丙酸盐(1.06 ppm和2.18 ppm)、牛磺酸(3.42 ppm)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脾气虚证组唾液中主要是谷氨酰胺(2.14 ppm)、蔗糖(4.22 ppm)、乳酸盐(4.1 ppm和4.14 ppm)、苯丙氨酸(3.26 ppm)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脾脏虚实状态下(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唾液中有部分代谢物发生了变化,其可以作为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的辨证参考指标,这揭示了中医"脾在液为涎"理论的科学性.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51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