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腰椎应力及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广州,510120 [2]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广州,510515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 旋转手法 椎间盘 有限元 应力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 使用螺旋CT,以1 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力学参数带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9.0 软件进行计算.结果 (1)椎间盘: 两种手法椎间盘的应力都主要集中于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髓核应力相对较小.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基本一致,都位于椎间盘的左侧.椎间盘后部位移也都以左侧明显.(2)椎体及后部结构: 直腰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小关节,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椎体峡部、椎弓根侧隐窝及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不同,直腰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棘突,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椎体上缘左侧及L4左侧上关节突;且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椎间孔位移更显著.结论 手法造成了椎间盘、关节突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两种手法比较,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基金:

基金编号: 06024122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