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针灸治疗抑郁发作性心境障碍的方法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accession mood disord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抑郁症/治疗 情绪障碍 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中医治法 治则

摘要:
目的:阐明针灸治疗抑郁发作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率.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9-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抑郁症",或"抑郁发作"或"抑郁性神经症"和"针灸"或"针刺"或"电针"或"穴位注射"或"毫针"或"头针"或"耳针"和"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针刺治疗抑郁发作性心境障碍的基础理论及临床观察的文献,对基础理论的文献进行观点归纳,以及对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进行筛除,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把属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概述中引用2篇关于抑郁发作的背景文章,未算入收集文献.共收集到87篇关于针灸治疗抑郁发作的文献,10篇为基础理论,选取论述病因病机的文献6篇,论述治则治法的3篇;其中属于电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有17篇,选取了4篇;属于头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有10篇,选取了2篇;属于毫针疗法临床研究有24篇,选取了6篇;属于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研究有2篇,选取了2篇;属于耳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有2篇,选取了1篇;属于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有22篇,选取了3篇.共纳入27篇,排除60篇.资料综合:①祖国医学中没有"抑郁发作"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古代医籍,大多把它归属于中医学中的"郁病"范畴.<内经>中首先提出了情志内郁致病的思想.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郁病总的发病机制.②现代学者以"行气、调中"、"调理脑神"、"调神疏肝法"为主要治则治法,还有学者采用了分期治疗的方法,即早期行气解郁、中期下气开结和后期益气宁神.③抑郁发作中医疗法主要有电针疗法、头针疗法、毫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耳针疗法、运用针刺和中药结合心理疗法综合疗法.④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发作性心境障碍方法各异,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存在诊断标准不统一、不明确,针灸治疗机制研究较少,多数的临床研究缺乏规范化设计,操作方法缺乏规范等问题.结论:针灸治疗抑郁发作性心境障碍的有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安全、经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通过对针灸治疗抑郁发作进行研究,寻求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将会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的社会经济负担方面具有重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40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1]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