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胃肠舒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胃肠运动异常患者3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Weichangshu for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Abnormal Gastrointestinal Motor due to Hepato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12号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江南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炎/并发症 肝硬变/中医药疗法 肝硬变/病理生理学

摘要: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运动变化,探讨肝功能对患者胃肠运动的影响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一组单纯给予保肝等基础治疗(单纯组),另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胃肠舒(胃肠舒组),又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吗丁啉(吗丁啉组).疗程为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检测.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的MMC对照.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明显延长,Ⅲ相时间明显缩短,收缩波幅显著降低(P<0.05).肝功能A、B、C三级患者MMCⅢ相的持续时间及收缩波幅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基础治疗加胃肠舒或吗丁啉治疗后MMC均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单纯基础治疗后MMC也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观察尚发现,服用胃肠舒的患者其胃肠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程度随肝功能恶化而加重;胃肠舒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12号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8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