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珠海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05
[3]广东省江南医院,广东,广州,5103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胃动力障碍
并发症
胃肠舒
摘要: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运动变化,探讨肝功能对患者胃肠运动的影响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一组单纯给予保肝等基础治疗,另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胃肠舒,又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吗丁啉.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长,Ⅲ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缩短、收缩波幅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但Ⅱ相时间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肝功能A、B、C三级患者MMCⅢ相的持续时间及收缩波幅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显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肝功能恶化,其胃动力障碍趋于加重.基础加胃肠舒或吗丁啉治疗后MMC均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单纯基础治疗后MMC也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该结果显示,胃肠舒能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MMC,尤其改善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明显.临床观察尚发现,服用胃肠舒的患者其胃肠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程度随肝功能恶化而加重;胃肠舒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周红,钟毅,钟灵.胃肠舒对肝硬化患者胃肠运动变化的作用[J].四川中医.2005,23(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