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及胃炎程度的相关性

Relationship of TCM Syndrome Types with the Degree of Gastritis and Antroduodenal Motili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炎/病理生理学 胃炎/中医病机 胃肠活动 电生理学 螺杆菌 幽门

摘要:
研究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胃粘膜炎症程度以及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之间的关系.将慢性胃炎11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脾胃湿热型 37 例和肝胃不和型 34 例,虚证包括脾胃虚弱型 26 例和胃阴不足型 20 例.均进行内镜、Hp 及病理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 38 例用腔内测压法分别测定其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MMC).实证组 Hp 阳性率高于虚证组,依次为:脾胃湿热型 86.5%,肝胃不和型 79.4%,脾胃虚弱型 50.0%,胃阴不足 40.0%.各型的重度胃炎所占比率依次为脾胃湿热型 54.0%,肝胃不和型 38.2%,脾胃虚弱型 19.2%,胃阴不足型 15.0%.胃粘膜炎症程度与 Hp 感染呈平行关系,与慢性胃炎虚实证密切相关.MMC 测定实证组主要表现为胃窦十二指肠收缩增强,甚至亢进紊乱;虚证组主要表现为胃窦和十二指肠Ⅱ相运动指数、收缩频率和波幅降低,Ⅲ相不出现或时间缩短、波幅降低.显示 Hp 感染、胃粘膜炎症程度以及胃窦十二指肠 MMC 与慢性胃炎中医分型可能有相关性.

基金:

基金编号: 97Z080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