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01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湿热证
动物模型
模型改良
成模标准
证候
摘要:
对近年来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研究进行述评。目前中医湿热证候模型主要有基于中医病邪病机的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及湿热并重模型及基于脏腑病机的脾胃湿热、大肠湿热、肝胆湿热模型;湿热证模型的实验动物多采用大鼠、小鼠,其构建多采用高糖、高脂或高蛋白饮食,人工气候箱模拟湿热环境,灌胃致病菌等综合方式;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成模标准多以动物的临床表现如体质量、背毛、活动、饮食及饮水量、粪便等为主。认为目前以多因素复合方式构建的湿热证候模型,因涉及施加因素太多,造成后期成模标准及因素分析复杂化、不确定性。提出今后有关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改良可尝试以饮食、湿热环境、生物因素等单一因素分别造模,以部分克服复合因素造模方法的可重复性差、不确定性大的不足;实验动物可选择与人类基因组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应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医学辨证理论,又可以稳定地在动物模型上体现的指标体系,使成模标准兼具针对性及客观性;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研究需基于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本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0253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01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瑶,武曼丽,郑锋玲,等.湿热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05):82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