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粘蛋白
树突状细胞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摘要: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表达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分布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膀胱
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
和定位及MUC1在T-24细胞. .BI -87和耐药株BI -87A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I-87、耐药株BI -87A
及T -24细胞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h后的调亡率。结果MUC1在各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
达,表达模式各有特点,MUC1的染色分型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01)。DC的数量同肿瘤病理分
级呈负相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5)。MUC1在BU87、T-24细胞膜、胞浆中均有浅棕色
弱阳性表达,,在BIU -87A的胞膜、胞浆中均有深棕色强阳性表达,两者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
细胞仪检测BIJ-87、T-24和BIJ-87A的自发凋亡率分别为115号、140号、 090号. 在阿霉素、 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
药物作用48h后,BIU -87的调亡率分别为45.69%、47.70号、 4450号 ,T -24的调亡率分别为43.79号、4617号、 4450号 , 均
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种细胞之间及3种化疗药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耐药株BIU -87A在阿霉素、长春新
碱作用48h后的调亡率分别为1988号、 2141号, 均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BI -87(P<0.05)。结论MUC1的表达模式和
TDC数量的监测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TDC的减少可能是膀胱癌免疫逃逸和耐受
的重要环节,肿瘤细胞表面高密度的MUC1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机制。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向松涛,周四维,管维,等.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 UC1 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分布[J].Academic journal of the first medical college of PLA.2005,25(9):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