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时间的低频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时间参数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1(电针15分钟)和观察组2(电针30分钟)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电针选取廉泉、风府穴,频率为2 HZ的低频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观察组1电针时间为15分钟,观察组2电针时间为30分钟。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法(SSA)、洼田饮水试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及SSA、洼田饮水试验、MNA评分、MNA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MNA评分、MNA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1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MNA评分、MNA分级均明显优于观察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廉泉、风府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在2 HZ低频连续波、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的电针参数下,电针时间15分钟较30分钟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