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明目消朦片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3]江西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明目消朦片

摘要:
目的研究明目消朦片防治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NPDR患者(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明目消朦片;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导升明),治疗12周,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微血管瘤、荧光渗漏面积、视网膜中央厚度(CRT)、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及安全性指标等。结果 (1)BCVA:两组在治疗后12周、6个月、12个月均较治疗前视力提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不同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血管瘤和渗漏面积:两组在治疗后12周,微血管瘤和渗漏面积均较治疗前有减少,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CRT:两组在治疗后12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4周及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和12周,均有统计学意义(t4周=4.110,t12周=22.528,均P=0.000);(5)临床疗效:两组在治疗后12周,试验组总有效率是81.5%;对照组为51.8%,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21)。(6)不良反应:两组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明目消朦片对NPDR患者在提高视力、减少微血管瘤、改善微循环及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