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附子汤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附子汤 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摘要:
目的:建立附子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比较其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3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考察色谱图相似度,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综合评价汤剂(TD)、配方颗粒混冲(FGm)及配方颗粒混煎(FGd)附子汤的差异;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5为标准,筛选关键差异性组分。结果:建立了附子汤HPLC指纹图谱,3组样品色谱图相似度波动于0.969~0.998之间。共标定21个特征峰,均归属到各单味药,并确认了6个峰成分。与配方颗粒相比,传统汤剂缺少12号峰,二者的9、10(芍药苷)、11号峰差异较大(VIP)1.5),化学模式识别能明显将二者区分开。结论:附子汤配方颗粒和汤剂HPLC图谱有较高相似度,但仍有一定的差异,配方颗粒共煎5 min也未能提高与汤剂组的相似度。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可全面评价配方颗粒和汤剂的差异,并筛选出质量差异关键组分,为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