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1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代偿期 湿热证 肠道菌群

摘要:
目的:分析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证组33例、非湿热证组49例及对照组24例,对通过16srDNA技术提取的新鲜粪便样本总DNA进行测序,比较各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结果:湿热证组较非湿热证组的OTU种类以及独有OTU种类减少,但均多于对照组。湿热组与非湿热组Good-coverage指数较对照组升高,且湿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A结果显示,湿热证组菌群结构差异性大,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分类水平上,对照组、非湿热证组、湿热证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值逐渐增高,且湿热证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绿菌门相对非湿热证组丰度值明显减少,湿热证组酸杆菌门相对其他两组丰度值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分类水平上,湿热证组巨单胞菌属相对其他两组丰度值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湿热证组、湿热证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值逐渐增高,且湿热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乳酸杆菌属相对其他两组丰度值增多,且非湿热组与湿热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湿热证肠道菌群物种丰富程度及多样性与非湿热证及健康对照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1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