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510000
[2]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及血清学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预测价值,并建立发生EGV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及吲哚菁绿清除试验.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无EGV组(26 例)和有EGV两组(61 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并筛选出可以有效预测EGV的无创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无EGV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Alb、Cr、吲哚菁绿清除率(ICG-K)均高于有EGV组(P<0.05),而AST、TBil、PT、INR、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均低于有EGV组(P<0.05).其中ICG-R15 和PLT是发生EGV的独立危险因素,且ICG-R15 与EGV的风险呈正相关(OR =87.156,P<0.05),而PLT呈负相关(OR=0.984,P<0.05).ICG-R15 诊断EGV患者的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176、75.4%、80.8%及0.789;ICG-R15 联合PLT诊断EGV患者的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0.705、78.7%、76.9%及0.84.结论:ICG-R15 和PLT是EGV的独立危险因素,ICG-R15 联合PLT对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EGV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No.2018ZX10725506-003,No.2018ZX10725505-004),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No.
YN2022DB04,No.YN10101903,No.YN2016XP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第五批全国
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510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柏盛,邓文婷,区蓝芯,等.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10):86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