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化瘀强肾通痹方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R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采用MTX联合化瘀强肾通痹方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MTX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12周28个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晨僵持续时间、休息痛VAS评分、医生评估/总体情况VAS评分、患者评估/总体情况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HAQ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疾病活动指数(DAS28-CRP)、ACR 20/50/70达标率等变化,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治疗后4周,观察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30.8%、17.9%、0,对照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23.1%、10.5%、0;治疗后12周,观察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59.0%、33.3%、12.8%,对照组ACR 20/50/70达标率分别为55.3%、34.2%、18.4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JC、SJC、晨僵时间、休息痛VAS评分、医生评估/总体情况VAS评分、患者评估/总体情况VAS评分、HAQ、hs-CRP、ESR、RF、DAS28-CR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两组治疗后TJC、晨僵时间、休息痛VAS评分、医生自评/总体情况VAS评分、患者自评/总体情况VAS评分、HAQ、hs-CRP、ESR、RF、DAS28-CR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治疗前SJ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组间SJC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为3例,对照组为11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后12周,化瘀强肾通痹方联合MTX(10~15 mg/w)的中西医结合方案与LEF(10~20 mg/d)联合MTX(10 ~15 mg/w)的常规西药方案疗效相当,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