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上肢双能量单期相CTV在血液透析通路失常中的应用

Upper limb Dual-Energy Single Phase Venography for the Failing Hemodialysis Acces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 双能量静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双能量单期相CT静脉造影(DE-CTV)在评估血液透析通路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血液透析通路失常患者(2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3例人工血管内瘘)行上肢DE-CTV,重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三维重组技术.根据血液透析通路分流入动脉段、内瘘口段(或人工血管段)和流出道静脉的前臂静脉段、上臂静脉远段、上臂静脉近段及中心静脉段等6个节段,记录狭窄位置、程度、数目、血栓、血管瘤以及CT辐射剂量等数据.所有患者在DE-CTⅣ后1~2天内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血液透析通路狭窄情况进行球囊扩张或溶栓治疗.两位有经验的医师不知道DE-CTV及DSA结果情况下,统计两者诊断血液透析通路管径狭窄≥50%的一致性.以DSA诊断管径狭窄≤50%为金标准,对上肢DE-CTV评估管径狭窄≥50%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统计上肢DE-CTⅣ诊断管径狭窄≥50%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28例患者共168个管腔节段,9个节段轻度狭窄,11个节段中度狭窄,39个节段重度狭窄,7个闭塞节段;血栓形成8例,静脉瘤7例,CT平均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693.6 mGy·cm.两位医师诊断管径狭窄≥50%的准确度分别为98.4%、98.0%;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7.2%、97.6%,PPV分别为97.2%、97.6%,NPV均为100%;两者Kappa指数为0.95,两者诊断效能高度一致.对两者差异协商一致,以DSA为诊断标准,DE-CTV诊断管径狭窄≥50%的准确度为98.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4%,PPV为97.4%、NPV为100%.结论 上肢单期相DE-CTV评估血液透析通路失常是直观的、准确性高的静脉成像技术.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