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The Imaging Finding of Pure Ovarian Dysgermin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汕头 515154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3]广西梧州市中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4]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317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卵巢无性细胞瘤 卵巢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的临床和CT、MRI资料,总结其诊断要点.结果 年龄范围:6-23岁,中位数:16岁;均单侧发生,呈类圆形或分叶状(12/3),边缘清晰,15例行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以实性为主,5例呈均匀密度,8例病灶内见小条片状,2例见较大片状坏死;6例见点、条片状钙化.增强后,14例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延迟强化.其中,12例病灶内见卵巢动脉进入肿块内供血,且9例血管呈"间隔状"排列.1例动脉期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延迟强化;4例同时行MRI检查,纤维间隔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纤维血管间隔"及包膜明显强化;出现腹膜后及子宫直肠陷凹、盆腔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各1例,均未见远处脏器转移;6例伴血清β-HCG升高,2例伴LDH增高.结论 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好发青少年女性,密度较均匀,血供丰富而实质强化却相对较轻,特别是MRI增强后病灶内出现"纤维血管间隔"、包膜明显强化,结合血清β-HCG、LDH明显升高,大部可明确诊断;CT增强后病灶内出现"血管间隔"对本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汕头 515154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