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深圳 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深圳医学信息中心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大德路总院
影像科
大德路总院放射科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317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腹部肾上腺外
脊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肾上腺外(腹膜后、膀胱)、脊柱副节瘤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肾上腺外、脊柱副节瘤CT(n=17)、MRI(n=3)资料,将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19例均单发,其中,腹膜后12例,CT平扫病灶均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均呈中度/明显强化,其中,4例呈“渐进性延迟强化”,镜下所见:瘤细胞排列呈小腺泡状或实性巢状,间质毛细血管丰富;各6例、2例强化模式呈“快进慢出”、“慢进慢出”型,镜下所见:瘤细胞形成器官样结构,间质内见中等/大量血窦影。膀胱5例,平扫均呈均匀稍低密度/稍长T1等T2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模式呈“快进慢出”型,镜下所见:瘤细胞呈小梁/巢状排列,间质血窦丰富。脊柱2例,病灶内均可见点、匍匐条状流空血管影;均未见淋巴结转移,1例腹膜后病例出现腰椎体及附件转移。结论腹部肾上腺外副节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较好反映肿瘤内部构成,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脊柱副节瘤较少见,诊断困难,病灶内“点状、匍匐条状流空血管征”可能具有一定特征。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深圳 51817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军,张岳,吴政光,等.腹部肾上腺外、脊柱副节瘤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6):47-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