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通过hiPS细胞诱导生成类肝细胞建立肝毒性检测模型及其初步评价

Establish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Hepatotoxicity Testing Model Generated by hiPS Cells-derived Hepatocyt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类肝细胞 细胞免疫荧光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吲哚青绿 雷公藤 肝毒性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 cells)诱导生成类肝细胞,建立肝毒性检测模型并用于中药毒性体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细胞因子4步诱导分化方法,通过加入激活素A(Activin 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制瘤素M(Oncostatin M)等细胞因子,连续培养23 d,将hiPS细胞诱导分化成类肝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iPS细胞向类肝细胞分化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异性标记:叉头框转录因子A2(FOXA2)、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7(SOX17)、 甲胎蛋白(AFP)、 白蛋白(ALB)、 肝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和α1-抗胰蛋白酶(AAT)等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类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8(CK8)、 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基因表达;采用吲哚青绿(ICG)摄取实验检测类肝细胞排泌功能.采用雷公藤冻干粉(1,2,4,8 mg·mL-1)对类肝细胞进行肝毒性实验,作用24 h后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GSH)、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检测到FOXA2、SOX17蛋白在内胚层诱导阶段有表达,AFP、ALB在肝细胞分化与扩增阶段有表达,CYP3A4、AAT在肝细胞成熟阶段有表达;肝细胞特异性基因AFP、CK19、ALB、CK8、CK18在类肝细胞中均有表达,诱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摄取实验显示类肝细胞具有肝细胞的特异性ICG摄取功能.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各剂量组的ALT及AST活性显著升高、MDA浓度显著升高、GSH及S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hiPS细胞诱导生成类肝细胞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诱导得到的类肝细胞具有人正常肝细胞的功能,可以作为中药肝毒性筛选的模型细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00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