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提高中医对克罗恩病的认识,为今后中医诊治及预防本病提供帮助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及中山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统一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广东地区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共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中医病例60例,其中广东省中医院39例,中山中医院21例;活动期35例(58.33%),缓解期25例(41.67%).证型分布以脾胃虚寒证居首,共22例(36.7%);其次为气滞血瘀证20例(33.3%);湿热蕴结证9例(15%),寒湿困脾证3例(5%)、肝郁脾虚证3例(5%),其他类型3例.各证型间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辨证以虚实相兼证(65%)为主,寒热辨证以寒证(56.7%)为主.活动期证型以气滞血瘀(37.14%)主,缓解期证型以脾胃虚寒(44%)为主,活动期与缓解期主要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为主,活动期以气滞血瘀主,缓解期以脾胃虚寒为主,可为中医对该病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