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胃肠间质瘤的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复发 证型分布 相关性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中医证型与间质瘤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共66例,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参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析,统一其中医证型;分析各中医证型在各组免疫表型、病理及在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之间分布特点,探讨胃肠间质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胃肠间质瘤以脾虚湿瘀型证最多;大于60岁者以脾胃气虚虚证为主,小于60岁者以脾胃湿热实证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与性别、肿瘤部位、出血坏死与否、核分裂数、肿瘤恶性程度等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组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胃肠间质瘤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有相关性,其产生本质为脾虚,其标有痰湿、热毒、瘀血等,初期多以湿热瘀实证为主,病久可导致正气亏虚,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基金:

基金编号: 20132162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