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kVp,100 kV)设置和管电流调制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取需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61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A组(120 kV)、B组(100 kV)、C组(100 kV+管电流调制).比较3组患者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C组进一步按体重指数(BMI)分为C1组(BMI <24.9kg/m2)及C2组(BMI≥24.9 kg/m2),比较2组患者间的辐射剂量.结果 3组患者的主-髂部轴位、容积再现(VR)、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均在良好以上,且3组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的有效吸收剂量分别为8.20、5.36和7.48mSv;B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减低约34.6%,C组较B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约39.5%,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和C2组有效吸收剂量为7.11和9.69 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C1组较C2组有效剂量减低约26.6%.C1组较A组有效剂量减低13.3%(Z=-2.822,P<0.05),但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32.6%(Z=-3.900,P<0.05);C2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18.2% (P >0.05),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80.8%(Z=-3.426,P<0.05).结论 下肢动脉MSCTA运用低kVp设置(100 kV)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其应用是可行有效的;低kVp设置(100 kV)结合管电流调制技术仅对特定人群(体重指数<24.9 kg/m2)具有减低辐射剂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