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及生存期差异研究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Types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Their Differences of the Survival Time: a Clinical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广州,510120 [2]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 预后 生存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各证型生存期差异.方法 选择151例2007年5月-2009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PLC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患者生存期,采用 Kaplan -Meier 法计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各证型生存期差异.结果 PLC患者中医证型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湿瘀互结证(43.0%,65/151)、肝郁脾虚证(34.4%,52/151)、气滞血瘀证(9.3%,14/151)、湿热蕴结证(8.6%,13/151)及肝肾阴虚证(4.6%,7/151).PLC患者各证型中位生存期由长至短分别为:肝郁脾虚证(14.77个月)、气滞血瘀证(6.13个月)、湿热蕴结证(5.27个月)、湿瘀互结证(4.78个月)、肝肾阴虚证(0.80个月);各证型平均生存期由长至短分别为:肝郁脾虚证(12.40个月)、气滞血瘀证(8.84个月)、湿瘀互结证(6.99个月)、湿热蕴结证(7.08个月)、肝肾阴虚证(0.72个月),不同证型间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郁脾虚证及湿瘀互结证是PLC最常见的证型;肝郁脾虚证与湿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及肝肾阴虚证的生存期有差异,湿瘀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亦有差异;肝郁脾虚证是预后最好的证型,而肝肾阴虚证预后最差.

基金:

基金编号: 20075301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