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中西医 治疗 综述

摘要:
目的:对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各种中西医方法做一总结,旨在中西合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以“围绝经期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为首次检索词,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二次检索词,检索年限:1999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检索后经人工筛查,排除科普文献、文献综述、各数据库重复录入的文献.结果:最终搜集到162篇文献,阅读全文,选取较高质量文献对其做一总结.结论:①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方法有中药、针刺、艾灸、推拿、走罐等,目前,对于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多,而针灸方面较少,仅有18篇文献.②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使用雌激素和抗抑郁药,临床多联合用药.③心理、运动干预所起的具体作用及成效,还缺乏数据论证.单因素干预因受到伦理学影响,很难进行随机对照研究.(④研究的诊断标准过于单一,缺少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专有标准;疗效标准除了参照HAMD评分或减分率,还应关注患者血液激素水平,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⑤缺少长期疗效及复发率的统计,各种干预措施的远期疗效不确定,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应积极推广,但研究设计还有待优化.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