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Clinical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Law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512例CHF患者进行病例调查,采集心力衰竭各时点的症状信息168项、舌脉信息48项,构建CHF中医证候数据库,提取9个病性证素和5个病位证素,对所有症状、舌象、脉象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删除各指标中构成比<10.0%的变量.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主要症状及舌脉分布.结果 (1)CHF的病性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本虚)及血瘀、痰浊、水饮(标实),其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气虚和血瘀(均>85.0%);病位证素以心(97.9%)、脾(88.1%)为主,其次为肾(43.0%)、肺(30.1%)、肝(7.0%).(2)CHF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气虚痰瘀证(59.2%),其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20.3%),心阳不振、痰瘀阻络证(7.0%)及阳虚水泛证(5.5%).(3)CHF心功能Ⅱ、Ⅲ、Ⅳ级的中医证型均以气虚痰瘀证为主,另外心功能Ⅲ级还常见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心功能Ⅳ级常见心阳不振、痰瘀阻络证及阳虚水泛证.结论 CHF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阳虚为本,血瘀、痰浊、水饮为标;病位在五脏,以心、脾为主,与肺、肾、肝相关;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证为主,并随着病情加重呈现一定的演变规律.

基金:

基金编号: 2005CB523502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8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