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心律失常科
心血管科
大德路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回顾性调查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 占19.82%, 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 (占13.81%), 气虚血瘀 (占11.4 1%), 气阴两虚血瘀 (占10.21%), 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 (8.11%), 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 单纯性虚证占6.9 1%, 单纯实证占6.3 1%, 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 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 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 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基金: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 (YN2015MS10)
基金编号:
YN2015MS1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潘光明,邹旭,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回顾性调查研究[J].新中医.2018,50(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