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运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 Proteins of Yinchenhao Decoction Using Computer Systemic Biolog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60 [2]广东省中医院中药制剂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生物学 茵陈蒿汤 协同作用

摘要:
目的:应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并阐明有效成分群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文本挖掘茵陈蒿、大黄、栀子各自所能影响的基因或蛋白质数据;收集茵陈蒿汤中6,7-二甲基氧香豆素、京尼平苷、红花黄色素A、大黄酸、大黄索等17种血中移行成分,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2.5版完成分子构建,并上载至Phar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标预测;从BIND、BioGRID、DIP、HPRD、IntAct、MINT等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中收集与预测靶标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有的实验证实:4个蛋白质与茵陈蒿汤相关,8个蛋白质与大黄相关,没有蛋白质与栀子相关.大黄酸、大黄素、6,7-二甲基氧香豆素、绿原酸等6种化学成分不但可直接作用于实验证实的靶标,也可像异秦皮啶、懈皮素3-O-葡萄糖苷等8种化学成分一样,通过影响相关靶标而发挥间接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茵陈蒿汤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促进茵陈蒿汤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策略可为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6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