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方剂挥发油(简称茵陈挥发油)对肝纤维化(HF)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7组(n=10):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茵陈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2、 4、 8 g/kg)和自噬抑制剂组(3MA,30 mg/kg)。除正常组外,每组均以腹腔注射10%CCl4玉米油的方法构建HF小鼠模型,每周2次,持续8周。此外,各给药组在造模的同时均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每天1次,持续6周。末次给药结束后,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用试剂盒法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ELISA法测肝纤维化标志物Ⅳ型胶原(Col-Ⅳ)、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肝脏组织炎症因子TNF-ɑ、IL-6的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法或Western blot法来检测肝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包括Smad3、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出现大量胶原纤维堆积,炎症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不清,有明显纤维间隔形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血清活性ALT、AST及Col-Ⅳ、PC-Ⅲ、HA、LN、MDA水平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TNF-ɑ、IL-6蛋白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Smad3、TGF-β1水平显著增加(P<0.01)及LC3B、Beclin1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茵陈挥发油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活性ALT、AST及Col-Ⅳ、PC-Ⅲ、HA、LN、MDA水平明显减少(P<0.05,P<0.01),肝组织TNF-ɑ、IL-6蛋白明显减少(P<0.05,P<0.01),肝组织Smad3、TGF-β1水平明显减少(P<0.05,P<0.01),茵陈挥发油高剂量组LC3B、Beclin1水平显著减少(P<0.01)。结论:茵陈蒿汤方剂挥发油对CCl4致小鼠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HF病变,机制通过TGF-β1/Smad3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减少HF自噬,实现抗纤维化。